讲座时间:
2019年10月23日(周三)9:30-11:30
报告地点:
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一楼报告厅
报告主题:
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季节性开花响应的机制
报告嘉宾

George Coupland
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
德国科学院院士
欧盟院士
英国皇家学会院士
比利时皇家学会院士
嘉宾介绍
George Coupland教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,曾任职于剑桥大学、约翰英纳斯中心(John Innes Centre),目前是马克斯-普朗克研究所植物育种研究所所长。
George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植物生殖发育,特别是植物响应光、温变化,调控开花,以及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开花分子机制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,原创性的揭示了植物成花素分子即为FT蛋白,以及年龄途径miR156-SPL15调控植物成花的作用网络。论文多次在Nature, Science, Cell等期刊发表,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3万次。他目前是德国科学院院士、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、欧盟院士、英国皇家学会院士、比利时皇家学会院士。
George Coupland教授在1995年-2006年,证明锌指转录因子CONSTANS 基因是促进拟南芥长日照开花的关键因子,并系统研究了CONSTANS 基因的调控网络,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、Nature、Science等期刊,几篇核心论文他引累积超过5000 多次;2005年-2009 年,证明FT 蛋白就是科学家一直寻找的植物成花素,并对该蛋白的运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Science等期刊,他引近2000次;1997年-至今,在植物开花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上开展了深入的研究,揭示了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中可能保守存在的一条miR156-SPL-miR172-AP2 的开花表观遗传调控通路,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、Nature、Developmental Cell、PNAS 等期刊,论文他引次数近1000 次;1999年-至今,开展了系统的植物感应节奏变化的分子机制,对GIGANTEA 等节奏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,论文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、Plant Cell、EMBO J 等期刊,论文他引超过1000次。
|